近幾年,國產機床總量增加很快,但市場占有率仍然不高(尤其是
數控車床),目前高檔產品絕大部分依靠進口,中檔產品市場中進口產品也占有很大份額。從行業總體來看,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我國雖然是機床制造大國,但還不是機床制造強國。主要差距是:
第一.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1、企業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和新產品開發投入不足,直接影響了創新能力的提高。
2、自主開發產品的能力差,關鍵零部件依賴進口,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創新和提高工作不力。
3、科技人才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特別是缺乏技術帶頭人。存在科研與生產、設計與制造、新產品開發與用戶個性化需求三脫節現象,直接影響新產品的開發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
第二.產業化水平不高
1、產業結構不盡合理。主要是專業化水平不高;高檔產品開發緩慢,市場占有率低;中檔產品有一定產量,但競爭力不強;數控車床功能部件發展滯后,嚴重制約國產數控車床的發展。
2、經濟規模、生產效率與發達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生產廠點過多,生產效率低,贏利能力差。
3、工藝裝備陳舊,基礎制造技術落后。行業裝備數控化率平均僅為2~3%。原來生產普通機床的設備用來批量生產數控車床,在精度、效率和可靠件方面都難以滿足使用要求,阻礙了產業化水平的提高。
第三.綜合服務能力不強
1、服務體系不健全,全方位服務能力不強,在市場******、成套服務等方面尚有較大差距。國內企業雖然已經重視了服務問題,但普遍缺乏對用戶加工工藝的研究,往往是在被動應付局面。企業國際市場的售后服務更為薄弱,絕大部分企業還不具備國際市場的******和服務能力。
2、舊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機制不適應現代服務體系要求,快速反映能力差,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業基礎管理能力尚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