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身邊有人過生日,可能我們會問一句:“是陽歷的還是陰歷的?”
除了這兩種日期的說法,我們還聽到一種對于日期的叫法:“農歷”。
這三種說法到底有什么區別?
我們現在使用的日歷,是在辛亥革命之后,開始使用的西方國家的公歷,或者稱之為“新歷”,這樣稱呼是為了與中國舊有的歷法區分。1949年建國后,我們就正式開始采用公元紀年。
陰歷也叫太陰歷,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
陰歷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周期。
知道了陰歷,那么舊有的歷法是陰歷還是陽歷呢?其實都不算。
中國自古的歷法是一種陰陽合歷,一般稱為“農歷”。
很多人認為,“農歷”就是“陰歷”,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陰歷的時間和陽歷相比,每年大約差十一天。
如果*按照陰歷來,可能不出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種情況并沒有發生,這是因為中國的歷法中有“置閏法”。
每19年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稱為閏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閏年。
陸游的詩《蝸舍》中有:“麥因多雨損,蠶遇閏年遲”。
農歷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便于安排農業生產。所以二十四節氣來自農歷,而非陰歷。
但是,除了清明節之外,中國的其他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歷設置的。
現在“漢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然要慶祝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所以中國傳統的歷法是結合了陰歷和陽歷的一種陰陽歷。
它用置閏法*陰、陽歷的時間差,又用陽歷的規律制定了安排農事的二十四節氣。
在農歷的時序中,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一致,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條不紊的規劃。
日月相合的農歷,其實用價值遠遠超過了其他歷法。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生活經驗與智慧的化身。
中成泵業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進取和探索精神,在我司科研人員的努力下,獲得4項泵機類實用新型證書。主打產品轉子泵,衛生泵,液下泵,油泵深受廣大客戶好評。上海中成泵業制造有限公司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