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繼去年首提“人工智能”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段表述,不僅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也刷爆了人工智能行業大咖們的朋友圈。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2017年增速高達51.2%,預計2019年產業規模有望增長至344.30億元。政策出臺、人才回流、資本活躍、應用豐富……過去的一年成為人工智能從概念到“落地”的元年。中成泵業產品:磁力泵
“人工智能是一場新的智力革命,未來對社會各領域的影響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所長徐波的話代表了來自會內會外的諸多聲音。他們認為,隨著人工智能在垂直領域的不斷落地,和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式變革,它將成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引擎。計量泵
“換道超車”正當時
螞蟻金服人工智能部研究員李小龍2014年回國,他頗為動情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螞蟻金服的人工智能團隊是公司里海歸比例zui高的團隊。“我們之所以紛紛回國,就是因為不想錯過中國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我們有幸親歷這樣的黃金時代,我們希望能與這個時代彼此成就。”“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相比,人工智能這一技術,中國和美國是‘零時差’。”人工智能專家、馭勢科技CEO吳甘沙的判斷是人工智能產業界的共識。排污泵
“從區域來看,美國大概有2900多家人工智能方面的企業,中國大概有 700多家,歐洲有300多家,的數量以美國和中國占優,美國雖然走得早,但中國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科學家劉若鵬這樣表示。
在專家們看來,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優勢頗多。優勢之一來自政策扶持。徐波委員表示:“去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風投總量甚至超過了美國對該領域的風投總量。這與國家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政策推動和引導分不開。”從兩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相繼出臺,政策層面對人工智能的發展寄予厚望。管道離心泵
優勢也來自大數據。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對此解釋說:“人工智能要靠數據驅動。它本身不是具有推理能力,而是要基于歷史數據來進行判斷和決策。”人工智能“獨角獸”公司商湯科技CEO徐立坦言:“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中國近14億的人口以及占據總量五分之一的網民人數,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zui大的數據體系,大數據正是推動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核心因素之一。”隔膜泵
此外還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優勢。從消費互聯網起,傳統行業看到了“互聯網+”的魅力,它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這也為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快速落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全國人大代表、58集團CEO姚勁波說得相當直白:“不要小瞧中國傳統服務業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美國服務業雖然更加成熟,但它們在擁抱諸如人工智能這樣的新技術方面,并不比中國企業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