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云南為代表的西南水電富余問題,主要是水電裝機投產集中規模過大和出力特性兩方面原因導致。相關部門、企業和專家認為,積極發展水電是“十三五”時期我國優化能源供給結構、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的重要手段。針對多數水電資源遠離我國負荷中心的現實,應繼續堅持“西電東送”戰略,統籌考慮,遠近結合,全面推進供給側改革,堅定不移地實施清潔能源配置“全國一盤棋”。中成泵業產品:螺桿泵
一是電源側應優先消納存量水電。相關人士建議,針對水電自身調節能力差客觀決定了部分水電無法有效利用的客觀現實,應優先開發水庫,改善水電調節特性。同時,結合云南水電站、怒江水電、藏東南水電開發、新能源發展和南方五省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統籌開展南方電網中長期能源電力流規劃。氟塑料泵
二是在負荷側擴大需求,完善市場化交易。2017年云南電力行業增加值增長19.6%,成為工業經濟增長*拉動力。云南電網公司董事長薛武介紹,根據云南省水電鋁材一體化、水電硅材加工一體化發展規劃,至2020年水電鋁材、水電硅材規模將分別達600萬噸、130萬噸,年用電量將分別達770億、300億千瓦時。化工泵
三是進一步完善更加科學合理的生態補償機制。相關部門建議,根據云南綠色電力發電比例高的實際,期盼上級部門取消或降低云南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鼓勵綠色電力消費。同時,盡快將碳排放權機制引入到西電東送價格中,以體現綠色電力對促進東部節能減排產生的價值,促進綠色電力發展。多級泵
四是拓展外送通道建設。落實在建及后續跨省跨區送電通道送受端政府送受電協議及價格問題,確保工程建成投產后及時發揮送電作用。自吸泵
五是推進與周邊國家電力聯網項目建設。相關企業期盼,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機遇,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推進與周邊國家電力互聯互通,積極開拓電力國外市場。